自从后林村党支部书记林天来带头卖掉自家三口肥猪,
发动全村集资办学的那天起,经过七度春秋,如今东山岛已 被评为福建省的“集资办学先进县”。这事儿乍听起来并 不惊人。但是,当我了解到这个海岛曾经有过“寡妇村”、
“乞丐村”,有过许多次鬼泣神惊的海战和无名氏“义坟” 之后,便肃然起敬,觉得今天的教育事业确实具有一种改 天换地的悲壮精神。
有人说,东山多义士。也有人说东山多战事,有海魂。 我想,东山岛(县)不大,194平方公里,17万余人,
千百 年来兵家必争之地,战火频繁,他们怎么承受得了?
海
岛 沧 桑
东山岛在福建最南端,去澎湖仅98海里。一千年前就 是贸易港。
南宋末年某都尉率四万军民抗元,死守东山岛,伤亡 甚重。史记无记载,岛上有碑铭。
明嘉靖、万历年间,东山男儿“四抽一”当海军戍澎 湖列岛。尸骨还乡,群英合葬,岛上至今有无名氏之义坟
“万福宫”。
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是海盗商人,明嘉靖时两次招安, 先在厦门,后在东山。他鼓励东山人去台湾,在一次较大
的移民后,郑成功、黄道周、郑经等人抗清,都是以此地 为据点。
清康熙22年,大将施琅练兵东山,半月征战,全部收 复台湾。
抗日战争期间,日寇三次攻打东山,居民惨遭狂轰滥 炸。
1950年国民党军队溃退时,从东山抓走、带走4847人, 多是表年男子,留下成千寡妇。
1953年国民党“反攻大陆”,侵占东山一大半,被我 击溃,歼敌3000,我守岛军民牺牲千余人。岛上有很大的
烈士陵园。
朋友,您别怪我罗列这么多史实──不如此就很难理 解东山人是怎样重建家园的。
1978年,这里人均收入54元,是全省最穷的。1989年 人均收入1340元,是当年的24倍,一跃而成为全省人均收
入最高的县。他们的法宝是什么呢?答曰:“十年树木, 百年树人。”
谷
文 昌 植 树
谷文昌是从太行山走来的“南下干部”,连任3 年县 长和10年县委书记。有人说那段守土创业是“谷文昌年代”。 它的特点则是“天天备战,月月抗旱”。
“天天备战”是实情。1953年7月16日,国民党出动3 万人进犯东山岛,有伞兵占领通向大陆的渡口“八尺门”,
有14艘军舰炮轰我守岛部队,有1.6万人登陆。 谷文昌率 领全县干部、民兵与敌展开白刃战。他们坚持了一昼夜, 又配合我增援部队于17日击溃了进犯之敌。直到1956年,
蒋军的飞机兵舰从未间断过对东山的袭扰。
“月月抗旱”也是事实。国民党撤退的前一年,东山 就有两千余人死于天花, 一千余人沦为乞丐, 倒是留下
1720家赌场、7家妓院和87家大烟馆, 再就是荒山和满岛 黄沙──近百年间黄沙淹没13座村庄,东山人称之为“沙 虎”。谷文昌在30多年前就有“环境意识”。他深知,为
人民服务,在东山就是植树造林制服“沙虎”。经过几年 实验,终于发现澳州树种木麻黄可以成活……最令人钦佩 的是,在全国各地大肆伐木“大炼钢铁”的1958年,谷书
记却在东山岛掀起了全民植树的高潮!这个高潮一气坚持 了六年,“三年困难时期”吃糠咽菜也植树。
待我来到东山采访时,这里已是一座满目青翠的绿岛! 数百公里防护林带锁住“沙虎”。谷文昌的坟冢就建在他
亲手造就的密林之中。
杨
琼 办 学
80年代初,东山县组建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,文化素 质较高,大多数是30来岁的实干家。他们雄心勃勃,请同 济大学校长率领专家学者来东山岛做发展规划。提出了建
设港口旅游城市的总方向,以港口经济为中心,以轻型经 济为重点,带动其它。
县委宣传部长高爱明告诉我,要实现这个规划,突出 的矛盾之一就是缺少人才。熟练技工要两万人,只有3000;
工程技术干部要4500人,只有助理工程师8人; 还要大批 财贸管理干部,一个也没有,靠国家分配大学生吧,太少, 又因为东山太穷,人家不肯来。因此只能自己办学,而且
要由中小学基础教育抓起,这是县委全体成员的共识和决 议。
办学的认识也来自基层。后林村党支书林天来讲了个 故事: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,有位本村的华
侨回来要投资办化工厂,谈来谈去,全村没有听得懂一个 化学名词,根本不知道他要生产什么,只好送走财神。此 事对村干部们刺激很大,林天来带头卖猪,拿出700
元, 支委和村委委员每人300元,干部和民兵每人50元, 村民 普遍投资,加上本村砖厂的盈利,1983年率先盖起了漂亮 的教学楼。随后又续建幼儿园,共投资26万多元,每年还
拿1.8万元辅助教学经费。
后林学校成了典型,县委书记杨琼可算抓住不放了。 他组织全县50个行政村的干部都来参观学习,又与高爱明
一起去各村“逼驾”,逐个落实集资办学,而且是象后林 村那样修建全新的教学楼。杨琼说,“一无二有”( 无危 房,班班有教室,学生有课桌椅)的标准虽好,
但是我们 东山县原有的校舍太破旧了,靠国家拨给的少量维修费, 平分下去,一村一年千八百元,小修小补,几十年也修不 完,还怎么发展?关键要解决由谁办学的认识问题!必须
自力更生、集资办学。
杨琼,修长身材、文质彬彬、目光逼人,说一不二, 颇具辩才。他既当书记又当“说客”,说得支书、村长们
无法招架。1986年,又有10个村建起了自己的新学校。
写到这儿,读者朋友一定要问:东山不是很穷吗?难 道新校舍都是杨琼“说”出来的?
不,此时东山人已经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急起直追, 他们的县长就叫洪我追。这名字很新鲜,我从没见过。不
过,见到了这位风风火火、昼夜连抽转、站着办公,转眼 就“失踪”的年轻人之后,我立刻就相信了全县人民都在 争分夺秒地建设“四化”。
从前,东山的四大产品是:甘薯、花生、盐和水产品。 1984年在这沙土地种植芦笋成功,比甘薯收入高几倍,又
能出口创汇,年产3万吨,创汇4千万美元,仅此一项,农 民年收入1亿元。他们还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养殖业。 最 有趣的是这里的砂子变成了宝贝──硅砂贮量2亿吨,
亚 洲第一、品位最高。杨琼风趣地说,先卖点资源吧,然后 自己再生产玻璃。目前年产硅砂30万吨,主要供应上海耀 华玻璃厂,深圳、台湾、日本的客商也争着来订购。
东山的经济正在起飞,群众集资办学已经有了物质基 础。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,又势必给经济起飞注入强大
的原动力。
百
年 大 计
1987年6月, 杨琼在漳州召开的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 当众宣布:东山岛三年实现小学校舍更新,乡乡村村校舍 楼房化。
县教育局黄局长告诉我,杨琼可不是信口开河的人, 这是县委决议,说了就要做到。
陈明村的干部有畏难情绪,不敢发动群众集资办学。 杨琼跑去说,你们是大村,捐十几万不难,干部每人捐 50 元,而且杨琼和高爱明先捐。村干部笑了:好办啦,谁敢
不捐?
高陈村也如此,高爱明去督促集资办学,村长认亲, 说:“咱们都姓高”,要投资。高爱明就带头捐50元,硬逼他们上马。
澳角村集资40万,党支书多才多艺,自己设计,绘壁 画、写美术字,新校舍质量最高。这个小学已变成风景参
观点,全村老人都去看,说是“积了大德”!
这里的成人教育也办得很好。铜陵“乡镇文化技术学 校”从扫盲到中专,每周四个晚上培训个体船员、业余会
计、边防人员和治保主任,还有机械制图、缝纫、器乐等 专业课。
东山职业中学更受欢迎。初中毕业生再培训三年,有 水手、轮机、制冷、工艺美术、护士、幼师、财会、土建、
服务员等专业班,还有短期培训和夜校,虽然不包括分配, 毕业生就业并不困难,甚至供不应求。
“树木”和“树人”的百年大计已经深入人心。我敬 佩东山干部的赤诚与远见,祝福东山人民幸福和大步前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