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来,关帝崇拜在东山岛上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。从城镇到乡村,众多民居大厅的中堂都供奉“帝君公”,每天晚上,都要焚香朝拜中,以表虔诚。东山岛上的关帝庙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,名扬四海,香火鼎盛拜祀不断。海外乡亲前来观光、拜谒者更是穿梭如织。俗有“不上关帝庙,枉游东山岛”之说。
东山之关帝崇拜缘何而来?东山是个海岛,东山人以海为田。渔民在海上作业,时常遭受飓风海啸的袭击,生命没有保障。俗语说:“走船跑马三分命”,说的就是渔人驾船猎鱼之艰险。《东山县志》载:“东山濒海孤岛,居民生计大部作渔。大小渔船数百,日出没于惊涛浪骇浪之间。风雨不常,晦月多变,狂飙陡作,往往无处藏避,沉舟溺水,损失甚大。”正如此,渔民仍历来以兄弟伯叔相称。他们之间及需“风雨同舟,生死以共”的义气,合力与大自然抗争。渔人所需这种义气,与关公的“寝则同床、恩若兄弟”、“不求同年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日死”的忠义思想相吻合。另一方面,东山历史上备受倭寇海盗之侵,区区孤岛,孤立无援,必须依赖岛上民众生死与共,自发凝聚抗倭御敌。史载:元朝末年,东山东门外有金、丁、乌、铁四姓渔民聚数十家渔民子弟,设保安堂习武,以抗倭患。此种抗击倭寇的历史记载,举不胜举。其所以能
凝聚,所赖者亦忠义也。再则,凡尘谷世之中,难免有许多不平、
不顺、烦忧之事,众皆渴望关帝显灵相助。由此种种原因,形成了东山岛“关帝崇拜”的普遍与狂热。
民间信仰关帝习俗 挂象:东山县城乡老百姓(特别是铜陵镇) ,家家户户大厅堂正中,都悬挂关帝神像和楹框,把关帝作为保护神。
抽签:东山民众历来都有到关帝庙抽签的风俗,关帝庙签诗共100首,分上吉、大吉、中吉、上上、中平、下下等类别。老百姓为了求问家事、生死、安危、婚姻、功名、升学、诉讼、捕渔、生育、前途、出门、建房等等都到关帝庙求签。
乐捐:凡善男信女,为了表达对关帝的敬仰心情,或为了报答关帝保佑的圣德进行乐捐,俗称“添香油”、“还愿”。 迎神:即抬关帝神像游街,据说关帝游神后会造福民间、消灾辟邪、保佑民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平安如意。游神十分隆重、堂皇、热闹。
挂香:也称分香。历代以来,台湾同胞内地关帝信徒经常来东山关帝庙挂香。由于各地十分敬仰关帝,又把东山关帝庙做为祖庙,因此常来祖庙挂香。
演戏:关帝诞辰期间,民众都集资请戏班来关帝庙前演戏,表示庆祝。全部费用都由各行各业捐赠,特别是渔民最为踊跃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