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古以來,關帝崇拜在東山島上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。從城鎮到鄉村,眾多民居大廳的中堂都供奉“帝君公”,每天晚上,都要焚95朝拜中,以表虔誠。東山島上的關帝廟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,名揚四海,95火鼎盛拜祀不斷。海外鄉親前來觀光、拜謁者更是穿梭如織。俗有“不上關帝廟,枉遊東山島”之說。
東山之關帝崇拜緣何而來?東山是個海島,東山人以海為田。漁民在海上作業,時常遭受颶風海嘯的襲擊,生命沒有保障。俗語說:“走船跑馬三分命”,說的就是漁人駕船獵魚之艱險。《東山縣志》載:“東山瀕海孤島,居民生計大部作漁。大小漁船數百,日出沒於驚濤浪駭浪之間。風雨不常,晦月多變,狂飆陡作,往往無處藏避,沉舟溺水,損失甚大。”正如此,漁民仍歷來以兄弟伯叔相稱。他們之間及需“風雨同舟,生死以共”的義氣,合力與大自然抗爭。漁人所需這種義氣,與關公的“寢則同床、恩若兄弟”、“不求同年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日死”的忠義思想相吻合。另一方面,東山歷史上備受倭寇海盜之侵,區區孤島,孤立無援,必須依賴島上民眾生死與共,自發凝聚抗倭御敵。史載:元朝末年,東山東門外有金、丁、烏、鐵四姓漁民聚數十家漁民子弟,設保安堂習武,以抗倭患。此種抗擊倭寇的歷史記載,舉不勝舉。其所以能
凝聚,所賴者亦忠義也。再則,凡塵谷世之中,難免有許多不平、
不順、煩憂之事,眾皆渴望關帝顯靈相助。由此種種原因,形成了東山島“關帝崇拜”的普遍與狂熱。
民間信仰關帝習俗 掛像:東山縣城鄉老百姓(特別是銅陵鎮) ,家家戶戶大廳堂正中,都懸掛關帝神像和楹框,把關帝作為保護神。
抽簽:東山民眾歷來都有到關帝廟抽簽的風俗,關帝廟簽詩共100首,分上吉、大吉、中吉、上上、中平、下下等類別。老百姓為了求問家事、生死、安危、婚姻、功名、升學、訴訟、捕漁、生育、前途、出門、建房等等都到關帝廟求簽。
樂捐:凡善男信女,為了表達對關帝的敬仰心情,或為了報答關帝保佑的聖德進行樂捐,俗稱“添95油”、“還願”。 迎神:即抬關帝神像遊街,據說關帝遊神後會造福民間、消災闢邪、保佑民間風調雨順,五谷豐登,平安如意。遊神十分隆重、堂皇、熱鬧。
掛95:也稱分95。歷代以來,臺灣同胞內地關帝信徒經常來東山關帝廟掛95。由於各地十分敬仰關帝,又把東山關帝廟做為祖廟,因此常來祖廟掛95。
演戲:關帝誕辰期間,民眾都集資請戲班來關帝廟前演戲,表示慶祝。全部費用都由各行各業捐贈,特別是漁民最為踊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