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番風雨,此怨難絕--作者:陳燕松
東山島上有許多離子別妻的辛酸故事,幾番潮漲幾番
潮落,隻難消此怨綿綿,我們拾綴二三,編綴成篇,奉獻
給海峽兩岸的父老兄弟與姐妹。
神龕上的一隻鋁碗。
鋁碗,隨處可見,可謂平淡無奇。然而,東山縣銅缽
村林劉口老太太保存的那隻鋁碗,卻盛滿了幾十年沉甸甸
的思子之情。
林劉口老太太,早年喪夫,含辛茹苦將膝下的四個兒
子帶大。正當家境日漸好轉之時,國民黨抓丁的災難落到
了林家頭上。林劉口的三個兒子都被押上即將駛往臺灣的
登陸艇,隻有年僅十二歲的老四幸免。長子求媽媽為他們
購買一隻鋁碗,以便在船上飲水。這時,林劉口身無分文,
隻得跑回家向借錢。誰曾料到,當母親捧著鋁碗趕到碼頭
時,登陸艇已經遠去了。
如今,林劉口年已八十多歲,在家的老四娶妻並生育
了一男二女,日子過得豐足。去臺的三兄弟卻依然杳無音
訊。老太太思子情切,將鋁碗供在神龕上。逢年過節,鋁
碗就擺在這一家人的飯桌上。月明之夜,老母親常常拿起
鋁碗對兒孫們喃喃訴說。
人生如斯,這沉甸甸的思子之情,誰掂得起?
望夫不歸 青絲成白雪
一九五○年春,東山縣錢崗村孫樹根家,有一番熱鬧。
原來,樹根的母親按照鄉俗慣例,為樹根和兒媳何鳳珠定
婚。就在孫家張燈結彩,殺豬宰羊之時,孫樹根被登陸的
國民黨軍隊作為適齡壯丁抓走了。新娘何鳳珠的心靈罩上
了濃濃的陰影。
後來,孫樹根惦念老母和就要成婚的新娘鳳珠,輾轉
托人帶一張條子,內稱“賢妻如晤”,拜托鳳珠照顧年邁
的老母和未成年的弟弟。何鳳珠見信十分感動,挑起了未
婚夫留下的家庭的擔子。她侍奉婆婆極為周到,對小叔子
樹林也關懷備至。
日子久了,鳳珠盼夫不歸,一些好心人暗暗為之焦急,
勸鳳珠另嫁他人,善良的婆婆,不忍未婚兒媳白發增生,
也多次勸她再行出嫁。鳳珠總是說:“樹根稱我為賢妻,
有這一句話就夠了。我不能離開這個家。”
一晃,鳳珠已是五十多歲的人。當年十八歲的如花歲月,磨成了兩鬢如霜的老婦,可鳳珠的心卻一直未變!她
等待著,期望著與親人重逢。
令人潸然淚下的團圓故事
下湖村有一青年,被抓往臺灣當兵,當時,他尚未婚娶。第一次回家探親,有叫他爸爸的,有叫他爺爺的,兒孫滿堂,把他鬧糊塗了。
事情得從頭講起。他離家時,家中還有童養媳瀋縣擔,
瀋縣擔與他青梅竹馬,一往情深。當母親的曾當面宣布將來讓他們成親。可他來不及成親就被迫去臺灣了。一九五一年,他托人捎來一封信,叫未婚妻好好侍奉母親,等他回來。此後就再無音訊了。
未婚妻惦著未婚夫的話,一等就是三十餘年。後來,
她領養了一個男孩,這個男孩現已長大成人並結了婚,有
了兒子。宗嗣得傳,瀋縣擔的心事稍安。
很自然地,人們很想知道這對老未婚夫妻相逢時談些
什麼。知情的鄉親將他倆的談話記了下來:
未婚妻:“你去了,我等了三十多年。現在,有兒子,
有孫兒,你當爺爺,我當奶奶,怎樣?”
未婚夫:“苦了你三十幾年,你為什麼不改嫁?”
“為了等你。”
“我在臺灣已經結了婚,你為什麼不結婚?”
“為了等你。”
兩人頓時抱頭痛哭。
|